本土精品咖啡馆的菜单上,总绕不开一杯Dirty
DIRTY
photo by @fayeating
当你在咖啡馆里点了一杯Dirty,咖啡师也许非常认真的嘱咐你:一定要大口喝,尽快喝,要在浓缩和牛奶完全融合之前感受分层。
“你喜欢喝DIRTY吗?你的DIRTY初体验在哪里?“我在公众号和微博发起了关于“DIRTY”的选题互动,收到了不少读者粉丝的留言,大家踊跃分享自己喝Dirty的感受。
@靳小明:2020年王府中环的咖啡青年节,应该是铁手的摊位喝的Dirty,体验还挺不错的,热浓缩冷牛奶的新奇体验。
@想当一颗幸运馨:2018年第一次喝Dirty是在武汉的游心咖啡,第一次喝觉得特别惊喜,入口温润,根本停不下来。浓缩被潺潺的鲜牛乳送进口里,底部大颗的黄桃果酱,更像是甜点。入口层次丰富(由热到凉,由液体到固体)。
@三七四十一:第一次喝Dirty是2016年刚上班不久,在五道营胡同的Barista,看菜单上的“污”没敢念出口,就说了下面英文的“Dirty”。浓缩与牛奶交融,口感真是太美妙了,大口喝,每一口的味道都不同,有点像冰拿铁,但是不加冰,杯量刚刚好。
@别人家的咖啡馆:印象深刻是厦门IN STEP COFFEE的Dirty,因为乳糖不耐,我很少喝奶咖,但那一杯Dirty让我喝完第一口,立刻想喝第二口,一分钟内就喝完了,不记得风味了,但是它是一杯成功的咖啡。
从2015年左右开始出现在北京胡同里的独立精品咖啡店,它俨然已成为国内咖啡店菜单上的标配产品,如果在小红书上搜“Dirty”可以看到20万+条笔记,达人们对于这杯咖啡有着各种解读和秘诀,它是本土精品咖啡市场的“团宠”,见证了国内精品咖啡馆菜单的发展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DIRTY的故事。
记得我的Dirty初体验在2016年的北京五道营胡同,铁手MetalHands Coffee的第一家店。记得当时的咖啡师说这是隐藏菜单,热浓缩直接萃取在冰牛奶上,深棕色的新鲜浓缩缓缓滴落入冰牛奶,形成漂亮的自然分层,好像是咖啡弄脏了牛奶,叫做Dirty确实贴切。
photo by @花事了
第一口是浓缩咖啡的苦,随着下沉的融合,喝到了咖啡和冰牛奶不同配比的变化,当下我便大呼好喝,吧台里的主理人丁江涛笑着说:“当然好喝,而且喝到后面都是牛奶,特别甜。”后来Dirty就成了我去铁手必点的饮品。
为什么是隐藏菜单?因为这种做法没有出品标准,是咖啡师为满足客人的特殊需求做的。
2014年在五道营BARISTA上班的咖啡师费腾说,有一位香港的常客,把自己在香港喝到的Dirty拍照发给了他,说也许可以做一下试试。费腾在店里试了,但是并没有在意,也没有想到这款产品会火遍大江南北。
彼时的精品咖啡在国内还是萌芽阶段,从业者的关注点都在如何萃取、研究浅烘焙、产区风味和练习拉花上,对于如今热捧的创意咖啡都是不屑于做的态度。所以最初的Dirty不登大雅之堂,只在小范围内传播。
photo by @Joyce逮住猫咪
没想到Dirty口味逐渐被消费者们认可,慢慢地Dirty在北京的独立精品咖啡馆流行起来的,当时的一些咖啡店给这种做法的牛奶咖啡起了不同的名字,比如“琥珀”、“淹没”、“污”、“富士山”、“白夜”、“脏咖啡”、但似乎都不如“Dirty”显得直接又洋气,自带幽默感。铁手咖啡家的Dirty也从隐藏菜单变成为了招牌产品。
2017年的时候我在上海和苏州也开始喝到Dirty。当时苏州麻雀咖啡的咖啡师华子给我做了一杯,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使用了冰镇的杯子。让牛奶的温度更低,热浓缩与冰牛奶的反差更明显,低温让牛奶的甜度更高,浓缩和牛奶的融合速度也变慢了。
上海不右咖啡的冰杯Dirty@fayeating
华子说:“喝鸡尾酒的时候看到酒吧冰杯的做法,于是就用在了Dirty上。”这种做法也被很多咖啡馆竞相模仿,甚至在后来被标榜变成一个必须的步骤,似乎如果不冰杯就不正宗了,冰杯不光是提升口感,也是为了延缓融合速度。
铁手咖啡上海店出品的“双喜Dirty“ photo by @fayeating
2018年,北京的铁手咖啡开到了上海,并推出了一套双杯单份浓缩出品的Dirty。随之而来的是Dirty也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咖啡馆里普遍出品。污咖到了魔都,人们取了一个有趣的谐音“得体”,这杯带着胡同粗旷味道和草根气质的咖啡,就这样变得优雅精致起来,嗲味十足。
每到一个城市Dirty都有一个新名字,浸染本土气息。作为一杯饮品,它没有好或者坏,不过是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多面文化。
2014年有一部咖啡纪录片《a flim about coffee》,这部电影采访了世界不同城市的著名咖啡馆和主理人,便有东京的田中胜幸和他的Bear Pond Espresso,他便是创造了Dirty的咖啡师。
田中胜幸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咖啡人物。32岁田中胜幸移居美国读书,曾担任联邦物流的高管,这对于一个美籍亚裔来说已经是实属难得,但过着非常安稳优渥的中产阶级生活,却认为自己的人生需要一样真正可以为之狂热的事物。
田中胜幸辞去了令人羡艳的工作,加入了美国精品咖啡馆“反文化COUNTER CULTURE COFFEE”,那时候的他已经50岁,一切从头开始,但对于咖啡的极大热情让他从未有一刻感到迟疑。经历了美国的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,他说自己只要站在吧台里就永远充满了激情。
2009年,52岁的田中胜幸回到日本,在东京北下泽开了这家Bear Pond Espresso,店很小,几乎没有装修,却拥有了大批的拥趸。而Dirty 是他2009年开业之时就开始制作的特色产品,菜单上标示为B.P Dirty。
2011年他在自己的书《Life is Espresso》中正式介绍了Dirty。
他萃取的浓缩咖啡叫做“Angle Stain(天使之污)”,他会用眼睛非常专注地观察和判断浓缩的萃取状况,他使用无底手柄,不靠按键停止,而是用肉眼判断并及时抽走咖啡杯,浓缩会在杯壁留下类似眼泪般的痕迹。他用双份“天使之污”制作B.P Dirty,咖啡下沉缓慢,不需要提前冰杯,分层依然持久。
最初的Angle Stain每天从下午2点开始供应,必须由他亲自萃取,仅提供20杯。深烘焙、大粉量、超高浓度和低萃取率的Angle Stain制作起来并不稳定,甚至有悖于“金杯萃取”的原理,但田中却非常坚持,不考虑商业模式,仅想要从咖啡去表达自己的热情,充满一种决绝的艺术感。
他相信浓缩咖啡有很多亟待挖掘的可能性,感性地、性感地去对待它。想要如同“动物”一般生活,而不是“人类”,田中胜幸不想遵循人类既定的轨迹,而是追寻自己的热情和才能,在这家店里他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咖啡萃取技术,被全球咖啡迷所追捧。
Bear Pond Espresso是日本先驱级别的精品咖啡馆,但是B.P Dirty并没有在日本广泛流行,反而被香港和泰国的一些咖啡馆学习借鉴,遗憾的是国内大多数的咖啡店最早接触到的Dirty都不是田中胜幸的版本,在Dirty流行的中国,“Dirty之父“鲜为人知。
浓缩咖啡在国内咖啡馆菜单上比较落寞,份量小、一层油脂下是苦味重、酸度高的褐色液体,与国人的味觉习惯相差甚远。
铁手咖啡从2016年在五道营胡同里开店的时候,他们就是用了水洗埃塞耶加雪菲的SOE,萃取25g左右的Ristretto Espresso,使用180ml冰牛奶。Ristretto是萃取意式咖啡中的前段,在萃取前段的过程中,会有大量易溶物质萃出,其表现流速较慢、酸味浓烈突出且口感粘稠厚重,因此我们才会在喝Dirty的时候,感受到非常浓郁香甜的味道。
随着后来新型处理法咖啡的流行,许多咖啡店在制定自己的Dirty的时候,会用风味更强烈的咖啡豆,如雪莉酒桶处理法、厌氧发酵处理法等,这些发酵感强烈带着酒香的浓缩咖啡也令Dirty有了不同的记忆点,比起制作澳白或者美式,一杯Dirty更直观地让消费者捕捉到浓缩咖啡的风味。
在后台的留言中,80%的人表示第一次喝到Dirty的时候都表示感到惊艳,被这种苦与甜,浓香和冷甜的绝妙搭配所俘获。很多人原本不愿意尝试浓缩咖啡的客人,喝过了Dirty之后才第一次知道浓缩的味道,也有人留言说是从一杯Dirty开始感受到了精品咖啡的魅力。
photo by @fayeating
2019年在澳洲留学的张琪回国,在北京的铁手咖啡喝了一杯Dirty,用他的原话说:感到非常惊艳。后来他在自己开的CABO COFFEE的菜单上也加了这个产品,虽然澳洲的咖啡馆里并没有这个产品,但是这杯“北京特色”的咖啡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。
张琪说在澳洲悉尼工作的时候,当地咖啡馆里出品一种加冷牛奶的阿芙佳朵,因此他便在店内推出了一款“悉尼Dirty”,冰牛奶中藏着一个小小的冰淇淋球,用Dirty的方式萃取浓缩咖啡,这款改良的产品非常受欢迎。
如果说田中胜幸的Dirty是源于对浓缩咖啡技艺的追求,那么国内咖啡馆制作Dirty的方法更像是针对市场需求的产品研发和改良,从咖啡豆、使用的器皿,到牛奶都进行了改良。是的,Dirty还对国内对的牛奶产业带来不小的影响。
photo by@Joyce逮住猫咪
2016年WBC世界咖啡师大赛的决赛上,有选手是用了提纯的牛奶来制作奶咖,牛奶的水分减少之后,乳糖、脂肪和钠的含量都变高,口感变得像冰淇淋,甜度增高。2019年,人们开始在北京的咖啡馆里喝到自制的冷冻提纯牛奶制作的Dirty,经过冷冻提纯,牛奶的密度变大,于是浓缩咖啡和牛奶有了更持久的分层,这种近似“固体”的口感给人更强烈的刺激。还有一波风潮是利用旋蒸仪提纯牛奶,蒸发水分,令牛奶变得醇厚,甜度高。但这是两种在店内操作的方式成本都很高,耗时也耗费人工,只能限量供应。
2020年必如公司推出量产的冰博克,通过非添加的方式去除牛奶中的一部分水份,保留牛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,使得营养成分加倍,奶香放大后呈现芝士般的咸甜风味。经过2年的市场普及,这款提纯奶成为了咖啡馆除了鲜奶之外的标配。
用冰博克出品Dirty,降低了浓缩萃取技术的难度,冰博克和Dirty两者深深捆绑在一起,芝士口感的“冰博克Dirty”在咖啡市场上流行和普及。
冰博克Dirty的成功继而引发了一波牛奶原料供应端的创新,很多乳品公司纷纷推出“厚乳”系列,冰滴奶,精粹奶。2021年,北京S.O.E八平方咖啡联合乳品公司共同研发了“甜平方奶”,其中运用了酶解技术,提高了牛奶135%的甜度,同时分离了乳糖,其门店出品的Dirty Plus便是用“甜平方奶”制作。
Dirty已然成为了一种经典的牛奶咖啡结构,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咖啡品类,但却依旧不像澳白、拿铁这样有固定的模式,正因如此它更百变,玩法也更多。
最近几年,我们看到许多在Dirty基础结构上的不同改良,在牛奶中加入抹茶粉、果泥、糖浆、黄油甚至烈酒去调味,或是将牛奶换成燕麦奶、椰乳、杏仁奶,甚至有搞怪的老北京豆汁Dirty,微小的创新调整,不断的衍生变化,也是Dirty在中国咖啡市场的本土化过程,并从另一层面上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于Dirty的热衷。
Seesaw Coffee、Manner Coffee等本土精品连锁咖啡店也纷纷上架Dirty。在2021年,瑞幸咖啡也推出了仅限堂食的Dirty系列,还推出了不同SOE咖啡的搭配,再一次让这个热门单品为更多的大众消费者所熟知。
当你在咖啡馆里点了一杯Dirty,咖啡师也许非常认真的嘱咐你:一定要大口喝,尽快喝。咖啡师当然是出于好意,大口喝才能一口喝到浓缩和牛奶两个部分,而不是只喝到浓缩,要在浓缩和牛奶完全融合之前感受分层。
“我们一般都会劝说客人尽快喝,但依然有很多人只顾着拍照,时间一久浓缩和牛奶的分层就没有,浑浊到了一起。”
但这种热心的提醒,有时候也会很多顾客造成了困扰。微博留言中,有人说到:“我不喜欢Dirty,不是因为不好喝,而是很怕有人会催我‘赶紧大口喝’,但我的个人习惯就是一口一口慢慢喝啊,所以每次去咖啡馆都不敢点。”
photo by @fayeating
在真正经营咖啡馆的时候,会发现虽然咖啡馆有自己的出品标准和饮用建议,但是人们对于一杯饮品的理解是很简单的,好喝、解渴、提神,有人会要求说冰拿铁去冰,要求奶泡打发很烫,有人要温温的热美式,因此对于客人来说喝的舒心才是更重要的。
Dirty像任何一杯咖啡一样,有它的赏味期限,但是选择权还是交给消费者吧。
从来没有一种咖啡像Dirty这样,伴随了中国的精品咖啡馆的蓬勃,它从无到有,成为每一家咖啡馆菜单上的经典,见证了它小众到大众化的快速发展,并且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倾向。
普遍认为中国人不能接受“苦和酸”,但是新鲜的浓缩咖啡搭配冰凉沁甜的牛奶,先苦后甜、富于变化的浓郁口感,为勇于尝鲜者带来了味蕾惊喜,也让许多人由此进入了咖啡的世界。
「互动留言」💡
继续想跟大家聊聊Dirty的故事
分享你的体验或者聊聊你是怎么制作Dirty的呢?
推荐阅读
Recommended Reading
新书推荐|日系咖啡馆创意特调宝典
2022春季探店8家 |北京又多了这些好喝有趣的咖啡馆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进入咖啡微店